文章日期:2010-11-13 23:50
這兩段話有押韻蠻有創意的,只可惜沒有對仗。能想出這樣的句子,我認為就文字上算是有點創意;希望我這樣寫沒有侮辱了「創意」的精神。不過呢,我不喜歡這樣的標語。
第一個不喜歡的理由是因為有很多事情並不能用「不是贊成就是反對」這樣的二元論來簡化一個事件的全貌。對於陳前總統的案件,除了力挺以及唾棄之外還有其他的立場態度。此外,就算是力挺或者是唾棄,這些人的理由也不盡相同。所以這件事真的不是二元這樣的簡單。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才能夠脫離藍綠之分?
第二個不喜歡的理由是豐衣足食並不是最高層次的需求。有很多人可以為了尊嚴、自我實現而餐風宿雨依然甘之如飴。而且就算力挺陳前總統的人真的像創造這個標語的人與認同這個標語的人們所想的連溫飽都成問題,他們也不是像這些人所想的不可思議!他們一定是有理由的!而我認為「尊嚴」可能是其中一個理由,因為陳前總統證明莊稼人之子也可以出人頭地。
第三個不喜歡的理由是這些人很輕率地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論斷支持陳前總統的人並給他們貼標籤。支持陳前總統的人當中有很多是莊稼人,所以我就拿莊稼人做例子說明。莊稼人就一定貧苦嗎?這可不一定喔!很多莊稼人只是懶得打理服裝,可是他們的財產可比一般的都市人要來得多唷!很多都市人其實都是「穿著華服的乞丐」呢!另外一方面,就算這些莊稼人真的很窮;他們也絕對不會三餐不繼,因為吃的大多是自己養的與種的!生理需求是一定會顧及的!
就算「肚子扁扁」只是個形容詞,那也凸顯出認同「肚子扁扁,也要挺扁」這句標語的人們其實向來就看不起那些支持陳前總統的人,認為他們的社會階級是低下的。我相信有不少支持陳前總統的人應該就是不滿長期以來被那群自命上流的人所鄙視,所以才極力支持陳前總統。
我覺得在力挺陳前總統背後,這些人其實是有更高層次的訴求。我覺得這個訴求是「同理心」!中央撥付的統籌分配款並不能得到這些人的認同,這是因為在台北市的人存著「恩賜」的心態。出生地、語言其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於與人互動時的態度。差異確實存在,但是不可自命不凡,因為這樣會讓人有被鄙視的感覺。但是,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年紀越大越難改變。也難怪很多哲學家都說歷史是垃圾,因為人們都不會從當中學到教訓。